第651章 徐树铮的宿命(2/5)
如此狂,无他,已经受人忌惮,不在乎再多一点狂妄。
不过徐树铮虽然看不起当世诸人,却对张汉卿青眼有加。张汉卿从第一次入京与他有过交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于政治军事纵横捭阖,他在多种场合都有过赞誉,并不以其是敌手及后辈而稍失尊敬。
这位优秀的东北少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成就完全没得说,事事想在前头、走在前头,在他身上的一切发生发展都匪夷所思,却又如此真实,成为民国的一支清流。
他对张汉卿的文学成就更是羡慕不已,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家兼诗人,不然,也不会做有二百首诗的《兜香阁诗》、六十首词的《碧梦庵词》传世。里头为人称道的不少,如有两联也曾喧腾人口:“万马无声秋塞月,一灯有味夜窗书”、“美人颜色千丝发,大将功名万马蹄”。
那可是人家自己写的,不像张汉卿,你懂的。
徐树铮的诗词,走的是豪迈一路。他是政治风云人物,有眼光,有见识,发为词章,不同凡响。
也许是英雄惺惺相惜吧?对徐树铮要回来,不但段祺瑞劝他,连张汉卿都亲自打电报,要他继续“周游列国”,以“查清舆情,为中国制定外交方略参考”。
这是好心。对段祺瑞,因为尽管迫切需要徐树铮为自己出谋划策,还是担心他有危险。徐树铮平时嚣张跋扈就算了,那时皖系还在台上。现在虎落平阳自己都应付不暇,他得罪的人难保不会对其下狠手。
张汉卿不想让他回来,是不想这个跋扈的主来北京搅和。段祺瑞就好好做他的傀儡执政好了,徐树铮一来,他难免会和国民军有上冲突,会影响和平安定的大局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