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654章 浩浩大势不可挡(1/5)

目录

当冯玉祥听到人民军要免除他的本兼各职时,他本能地准备武力抗拒。

6万人的部队已经成建制编成,他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不过慑于奉系强大的武力,他决定联络阎锡山结成联盟,辅以桂系、川系等外围力量,这样不但势头显得很猛,危急时刻还可以有条退路。

阎锡山也早有此心。随着奉系渐渐坐稳了江山,晋省的一些不安稳分子或明或暗地向中央输诚,其手下的一些将领也渐有离心倾向。这样,要不了多久,不用奉军讨伐,他自己都会人马散掉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趁现在四方未平的时候振臂一挥,或可搏得一条生路。

但是阎的行为却不被他的文武辅佐所赞同。阎锡山一生的重要谋士,总参议、山西国民师范校长赵戴文和手下第一员虎将商震都极力反对。

国民师范在当时的山西是有相当地位的,它的学生几乎遍及政|府各个部门,作为校长的赵戴文亦因此而被官场中人尊崇为“先生”。

有句话谈到赵戴文的“建树”时称:“晋绥军将校多出其门”。总参议、总监、参谋长,一个一个的头衔,加上与阎锡山二十年的生死之交,在山西这块土地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不能不谓之显赫。

源于几十年传统文化的熏陶,赵戴文的思想深处有着浓厚的忠君爱民意识,他既忠于他的主官阎锡山,不愿意阎锡山“称乱”犯上,更不愿意战火弥漫,父老生灵涂炭。想尽其所能止乱息争,消弭战患。

张汉卿轮番发动攻势,表明对冯玉祥不下台就开战的决心,并劝说赵戴文以他的影响,正告阎锡山,不要受人挑拨,破坏国家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也不要做以卵击石的无谓努力。

是故,在代表阎锡山入北京协商国事期间,赵戴文不厌其烦,竭力做阎锡山的工作。从元月起,赵戴文由北京电报阎锡山,对其“偕冯出洋”表示赞同:月中赵戴文又就此事两次电报阎锡山,剖析时局,晓以利害,阎锡山犹豫未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