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710章 给她一个交待(2/5)

目录

日报的名称是《时代快报》,这是于一凡的创意。正刊以记载时事为主、政治评论为辅,副刊以贴近民生为主。通篇以针砭时弊为基调,既给政|府以压力,但又不触及人民党执政底线。

当然,需要时不时的用轰动的内参来表现人民党对国家的贡献。即大方向上基调与《人民党报》相近,但又会有别于后者的类似于歌功颂德式的官样文章。

政论周刊叫《瞭望》,视野已放眼全球。名字很大气,不用说,一定是张汉卿起的。它主要是回顾过去一周世界范围内的大事及其与中国的影响,也透过它,阐述中国领导人对世界的看法。

这需要有内线。不过没有问题,于一凡一定会搞到最新最适合的第一手消息的,张汉卿就是她最大的内线。

为了增加影响力,于一凡请出了养病的孙烈臣为名誉社长,业界最出名的副刊编辑孙伏园为它的副刊总编辑,至于总编辑一职,她竟然请到了当时最具声望的报人张季鸾,不知她是怎么做到的。

有孙烈臣坐镇当名誉社长,中华报业集团在各地都吃得开。有些知道背景的,老老实实改正改善;有个别不开窍的,想惯常的用行政的力量来压制的,碰壁后也知道陈布雷是人家的后台了。堂堂的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长、人民党政策研究室主任、少帅的高参和文胆,够臭屁了吧?

孙烈臣已经“淡出江湖”很久了,连张汉卿都不舍得劳累他。这位本该在去年就因病离世的奉系元老,在张汉卿的倍加关照下,竟然很幸运地走过这道鬼门关。因为只挂了军委副主席的“虚职”,他每天只是看看内参,顶多在十分重大的场合露露脸而已,所以将养的还不错。

于一凡因为经常看望他,一老一少祖孙俩关系好得很,后来突然有一天,孙烈臣动起了认她为义女的主意。张作相还和他开玩笑:于一凡的姑姑于凤至是自己的义女,这样一来,孙烈臣不是要比自己跌了一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