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710章 给她一个交待(4/5)

目录

若他知道这只是张汉卿稍微提前一年剽窃了他自己的创举,会不会跳起来骂娘?

不过那个时候的报人,还真的是有文化人的骨气,像上海报业大王、陈布雷的前东家、《申报》总编辑及报业大王史量才就曾说过“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非国。”

这一点尤为张汉卿欣赏。文人就应该有文人的骨气,国外法制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舆论监督,而中国的力度则远远不够。

试问,在后世的中国,确实有些有良心的报社能指出社会的不公,但又有哪个报刊敢于直面国家或行政权力的错误?中国的大小报刊只会在事后作马后炮,却做不到直斥其非。

他在一次私下会晤张季鸾时这样说:“与有人格的人做朋友,是光荣的…”

有了这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坐镇,软件方面基本搞定。至于硬件,更简单了:长安街上短时间内盖起一幢大楼,就是集团大厦,后来成为那个时代北京的地标之一;报业注册、刊号取得是新闻总署里指定一位处长亲自办理并把各种证件送到集团的…

众所周知,新闻总署的建制是归在文化|部下面的,文化|部与人民党宣传部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而首任文化|部长梁启超是出了名的“民权论”拥趸。他一直要“伸民权”,连他的外号都叫“自由斋主人”,可想而知对这个灌以自由的报社的态度。

当全国36个省,近300个较大城市几乎是同时传诵《时代快报》的文章时,它的影响力一下子就超过了几乎所有报刊,除了官方的《人民党报》和《新华日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