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收租(4/5)
那个时代的军阀“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张自忠之勇气和人民党中央的这个决定,是对那些热衷于国内混战,而惯于对外妥协的军阀们的生动写照。而张自忠第一次与洋人接触,便显示了铁骨铮铮、不畏强|暴的本色。
时人评论说:“张自忠以他平时的人格的修养,独能以不屈不挠的态度,应付他们,较之当日的统兵大员,已觉出人头地一等。”
这位大出风头的将军在这个时候晋升,意味深长。
便同时有谣言说人民军准备好了与英国军舰大战一场,什么从江阴到南京的江面上布满了全副武装的中国军舰;什么津浦线上一晚上卸下六列火车的人民军,那大炮都是用帆布篷遮住,但是炮筒还竖在外面;什么从浙江出发的一个骑兵师路过青浦时军马把路边的树皮都吃光了…
说得活灵活现到造谣者本人最后都信了。
谣言像长腿的信使在人群中传播,然后经过各人的过滤和自动加工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最早是“我听x说y看见…”,然后是“我听x说x自己看见…”,再后是“x看见…”,现在则变成了“我看见…”等到各方汇集起来的谣言放到英国巴顿公使的面前时,他自己也信了。
“这该死的黄种猴子,真敢来硬的…”巴顿紧张地叹气,“不能让形势继续坏下去了…”
一战后英国的基本国策是保持欧洲的均衡,并不主动陷入欧洲大陆的冲突,同时在亚洲收缩。在此状况下,她绝不可能再如鸦片战争那样,远渡重洋与一个新生的大国作无何止的拉锯战,这为她目前的国力所不允许。
而且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在张汉卿暗示下得到保留,中国并未谋求得到实质的好处,英国也没有丧失任何实质的利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