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750章 海空之争(1/5)

目录

中国空军的巨大发展,不能不带给另一员人民党干将郭松龄的压力。但是国家的军费有限,在工业化大建设的时候更是如此。

因为政|府计划导入全民义务教育以及为工业、交通投入了较大的比重,相对来说,海军能够分得的一杯羹要小了一些。

以1925年为例,国防支出约占财政收入的1/4,为8.35亿元。这个数字比之北洋时代已经有了十倍数的增长,摊到海军上的数字自然也水涨船高,但是郭公龄还是不满意。

依民国将全军共设陆军总长、海军总长的惯例,作为海军总司令的郭松龄在军界本来应该极具影响力,但是眼看着空军的军费以亿计,而能拨给海军的费用不过是其半数。

张汉卿在谈到三军的比例有一句名言,即“一半一半”理论:“海军的支出要占空军的一半,空军的支出要占陆军的一半”。在国家力量还不能够协调发展三军时,这一口号持续了近10年之久。在这一国家战略指导下,优先保证陆军、迅速扩充空军、适度发展海军已成为必然。

知道要服从大局,郭松龄还是经常找张汉卿为海军鸣冤叫屈。

“少帅,这点军费只够海军维持目前运转的,要想达到少帅理想中的蓝水海军,现在的投入可不够啊!要知道海军的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少帅自己也常说‘百年海军’能不能再拨点款下来?”

也确实难为他了,通常以一般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来说建造费用就需1300万银元之巨,整个海军一年的军费大抵只可以建造这样的军舰9艘。而去掉官兵的吃住用、训练、机器设备舰只保养,能够用来添置新军舰的钱真的寥寥无几。

这不怪张汉卿偏心,而是海军确实太吃钱了。造军舰,得有船厂吧?得有各种设备吧?哪怕只造一艘几百吨的军舰,完整的配套厂矿企业和机器设备一个都不能少,为其服务的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也一个不能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