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797章 分化(3/5)

目录

在中国,特别在政治上,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更受尊敬。汪精卫的一个不利之处在于他是三个竞争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在公共场合总是强烈支持与俄国人、后来支持与人民党进行合作。因此,人们认为他是个左派,但他从未明确表示过他有什么特别的原则。

第三个竞争者胡汉民是一个保守派。他对俄国人抱有很深的疑虑。胡汉民有着光荣的革命经历,因为他过去一直都在协助孙逸仙进行革命工作,他曾在香|港编辑出版一份报纸并因此而闻名全国。

胡汉民是一个学者,曾担任过孙逸仙的秘书——汪精卫也偶尔干过这工作。比起另外两个竞争者来,胡汉民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孙逸仙在起程前往北京之前曾任命他为代理大元帅。

尽管汪精卫偏向左派,但他同时也为国民党右派所接受。胡汉民为左派所憎恶,而廖仲恺则得不到右派的信任。汪精卫左右逢源,对双方也极尽拉拢之意,正因为他是左右两派都可接受的人物,才使得他在竞争中压倒了胡汉民和廖仲恺而夺得国民党主席的宝座,尽管他比他们两人都年轻。

经历了孙逸仙逝世后的动荡、党内大批党员向人民党倒戈等不利局面后,汪精卫凭借良好的口才,终于在悬崖边将滑向谷底的国民党又拉回到原点。

借着其它大小政|党及各方势力的烘衬,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直线上升,欲与人民党分庭抗礼的野心也终于膨胀起来。虽然此举获得右派的的胡汉民极力支持,但一贯认为继承孙逸仙遗志的左派领袖廖仲恺却非常不满。

在廖仲恺看来,孙逸仙能够提出“联俄联奉”的口号绝非一时心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想在军阀四起的旧中国实现“三皿煮义”理想,没有奉系这股大力,至少没有这么快就能实现。

而少帅的所作所为,恰是孙逸仙先生所想所愿。可以说,国民党所提出的“三皿煮义”,以少帅为代表的人民党人正在努力实现中。只要达成心目中的“三皿煮义”,又岂在党派之争?

作为继承孙逸仙先生衣钵的真正传人,他比谁都清楚总理的遗志。是总理自己,毅然放弃了再次获选总统的机会,只为了让中国不再内乱,同时早日实现“三皿煮义”的理想鸿图。在政治上争取话语权是正常的,但不要试图向人民党开火。

现在,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国民党中|央已经严重偏离了总理的路线,向着与人民党夺权的方向大步迈进,这是非常危险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