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798章 釜底抽薪(4/5)

目录

他认为阎的施政内容,和他自己所主张的“改革社会”,“提倡教育、振兴实业”是“殊途同归”的。他的能力让阎锡山侧目,也通过努力达成许多阎的目标,从而博得阎的依赖,在山西也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孔在家乡为地方做过一些有益的事,如1919年山西大旱,一些县灾情严重衰鸿遍野,北京政|府欠薪欠饷自顾不暇,而阎锡山爱财如命,又吝于拔毛。

孔祥熙挺身出面代灾民呼吁,利用与教会的关系,向华洋义赈会贷到赈款美金100万元,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在晋南修筑公路来救灾。此举不仅使当地众多灾民渡过灾荒,对发展省内交通、开发经济也起了促进作用,孔因此受到北洋政|府、晋省当局和太谷民众的赞许。

1925年初,为解决国是北上的孙逸仙卧病京中,孔祥熙“左右护持、无间晨夕”,是《总理遗嘱》的签字人之一。孙逸仙逝世后,孔担任孙逸仙治丧处事务股长,尽心尽力料理丧事。

为了便于留京负责护灵事宜,孔曾应邀短暂担任中俄会议督办公署坐办。不过位置还没有做热,就因党内排斥不得不辞去。

说来话长,以孔祥熙的实力,和宋家的关系,俨然在国民党内也是一方大佬,虽然比不上汪、胡、廖三位,却也不会是随便被人排挤的角色。可是当对手是国民党内“根正苗红”的汪精卫和政治观点完全相对的胡汉民时,他却不得不败下阵来。

孙逸仙逝世后,揭起他大旗的孙夫人义无反顾地成为“联俄联奉”的号手。孔祥熙虽然不信奉人民党的国家资本主义那一套,但由于和宋家连襟的关系,他不可避免地被盖上左派的印章。除了姻亲这一砝码,他在政治上毫无手段,因此被排斥在国民党核心决策层外是毫不稀奇的。

汪精卫得势后,他4月份担任的中俄会议督办公署坐办,7月份便被拿了下来。要不是顾忌着他与国民党重要经济支柱的江浙财阀关系深厚,连国民党财政部长和中|央委员的头衔都会被一撸到底。

能否径换门庭、转投到汪精卫一面?答案是否定的。作为烙上宋系印记的孔祥熙,不但清楚宋家的力量,还清楚地明白,反复无常只会彻底葬送他的政治前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