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45章 一张白纸好作画(4/5)

目录

从那时起张汉卿就决定要引进一种大口径重炮。不过随着海军的扩充,为未来大舰预备主力炮的任务已经提前筹备了。

在大炮巨舰的时代,战列舰主力炮通常达406(十六寸)、最小的也有356(十四寸);重巡洋舰则通常为203(八寸)、轻巡洋舰为152(六寸)、一般的驱逐舰则为127(五寸)。中国在全面落后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到底选择哪几种舰炮来匹配哪几种军舰呢?

后世早有结论。

战列舰中国是绝对不会造的,所以那种十六寸的巨炮是不用去想了。根据前生知道的历史知识,不久后会召开的伦敦海军大会订立的条约,8000吨排水量是轻、重巡洋舰的分水岭,也是决定张汉卿选择203与152的重要依据。

既然知道未来的命运,那就把这种先知的优势达到最大化,而不至于火线前更改武器参数。牵涉到一个系统的工程,舰炮口径可不是随便动几个数字就行了的。

结合张汉卿的看法,在德国军火技师与中国海军专家的讨论下,最后认为口径较小的德国152舰炮符合中国的要求,这个结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03毫米炮和152毫米炮的破坏力是不一样的。拿20世纪30年代英国海军的炮弹为例,两者的重量比是113.4千克对45.4千克,差别相当大。

当自动装弹机故障后,152炮弹可用人工装填,203的就不行了。以这个时代的机械水平,发生故障及战时自动装弹机被打坏是大概率事件,难不成因为这个就要废掉一门主炮?

此外,203毫米炮虽然有威力优势,但射速较低,仅2.5发/分,而152毫米炮为6发/分。就弹药投射重量来说,装8门203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为2268千克,而装备12门152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则为3269千克,152毫米炮更有优势。

较高的射速可以弥补在射程威力上的不足,尤其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或夜间,这一优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当时的152毫米炮射程比203毫米炮更远。

在防护方面,重防护巡洋舰能抵挡203毫米和152毫米炮弹,削弱防护的巡洋舰却谁都挡不住。肯特级的25.4毫米装甲在重炮面前薄得像层纸。所以152毫米炮相对203毫米炮而言并不处于劣势,毕竟一炮下来大家都玩完。

实际上二战期间,大多数巡洋舰之间的炮战都是夜间近战。考虑到这个时代火控的水准,30公里外开火命中率非常的低,远距离炮战的命中率基本上是零,还是在主要交战距离上提高发射速率更有效一些。远距离海战,在这个时代更多地是碰运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