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96章 “无耻”的对手(2/5)

目录

只是这些伤亡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虽然有情不得已的条件限制和原因,但张汉卿不希望过多地突出英雄的悲壮。

能够尽可能地少死些人,哪怕一个,都值得努力去做,这个观点在大败直系后就有了体现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内斗,他放着军事一边倒的优势主动和各派谈起了和平建国,就是这一思潮。

此外,在人民军的装备上也体现出他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偌大的中国,当初36个军看起来很庞大,但是不到两百万人的军队、又有国土未解放的事实,完全不够用。当时的张作霖、张作相、吴俊升等一拨奉军元老,以及蒋百里、韩麟春、郭松龄等他的班底,都认为要大力扩充军队,他们认为要保住中国的政权,军队至少要达到400万!

可是中国的经济条件在那里了。有限的国防经费,如果养这么多的军队,结果便是人民军数量扩大了,但是装备的更新就会慢。其在战争中的表现一定是:人民军用血肉之躯砸开一条血路!不过,中国战争的传统是不在乎这些的,结果最重要。

张汉卿直接否定了数量制胜论,而是选择了优先提升装备质量。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人民军陆军在火力上的配置远优于日军,在其它兵种、军种上的发展也跳跃式地前行,张汉卿功不可没。当然,这一个好处便是兵员素质相对较高,每一支队伍都是真正的武装,而不是拿来凑数用的。

同时,中国军事学的观念也被张汉卿渐渐改变:战争是一种艺术,也是政治最坏的一步,其本身便是破坏政治规则的。所以,只要是战争,就无所谓堂堂正正,只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只要胜利。

所以对于拼刺刀前的打冷枪行为,中国的军事学说是持赞扬的态度的。

出现让日军“不耻”的暗算行为便不足为怪了。虽然渡边被激怒了,但是身旁刚刚还锐气如虹的同伴,突然之间大批地倒在人民军的枪口下,对日军的士气打击是极大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