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拼刺刀我也不怕你(4/5)
美军经过实战研究,发现手枪对于近距离作战效果非常好,手枪轻便,射击方向可以轻易转变,但装弹量少,一次只能装置七发弹药,近距离射击完后很难再有时间重新装置。
针对这一特点,美军设计了一种针对于冲锋时的战法:三人为一小组,两人射击,一人子弹打空后,另一个人补上,两人掩护装弹。美军用手|枪这一战法,日军在冲锋时,经常还未到敌方阵地就被报销了,从此日军不敢随便找美军拼刺刀送死了。
至于日苏两军在战场上冲锋的较量,苏联人第一次战争就让日本人尝到了苦头,完全没有给日军表演东洋刀法的机会。
苏军普遍配备冲锋|枪,冲锋|枪以其射击量大、射击精度低著称,面对日军的白刃冲锋,正好可以发挥冲锋|枪的威力,冲锋的日军在冲锋|枪的射击下,成片的倒下,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阴影。
大概唯一略显不重视白刃战问题的就是德国人了,这和它的战术运用和装备有关。德军进攻特别重视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防御重视工事和装甲部队的配合,近战的机会不是没有,却多发生在狭窄的工事、建筑里,比如斯大林格勒会战。
这时,德军多用爆破、扫射来清除敌人,比用刺刀的机会多得多。这样,就被德国人总结出了“冲锋|枪加手榴|弹打近战金不换”的真理。
其实,德国人不是不能白刃战,他们更擅长在狭小空间用匕首、工兵铲等武器解决问题,《拯救大兵瑞恩》里面就有这样一个镜头。
当对面的人民军纷纷扬起大刀照头直搂时,日军才想起来:这不是那支专砍脑袋的“万岁师”吗!
通过国家广播的大力宣传,“万岁师”的美名在日本国内也有很大市场,那支令人闻风丧胆的军队不但没有被剥弱,反而规模更庞大了。一些听说过的日军官兵不由得摸摸脖子,似乎摸到脑袋还在便长吁一口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