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铩羽而归(2/5)
不到三十公里外的一处军队的攻势,打乱了日军的部署谁让他们几乎一天没有任何进展!现在,人民军开始试探性地反攻了。
对双方来说,无论是谁先进攻,都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日本人在此地进攻,表示他们一定在其它地方的防守是薄弱的。之前,因为人民军率先采取守势,这个问题还不严竣,当攻守之势相易时,这个问题便被放大了!
主力都已集结到此地,在其它地方驻守的都是少量兵力,只能起到预警的作用,要和屡有战功的装甲部队抗衡?安满钦一都表示怀疑。
在原州附近的日军都是精锐,汉江边的骊州是日军进攻点的左翼,因此交由第4师团一个联队来驻守,却被轻松突破。能够比得上第4师团的战斗力而兵力足够的,目前后方几乎没有,这也是他要迅速停止进攻的原因之一。
在那个方向上,也只有我蝗军的装甲部队可以相抗吧?这支部队,先前可是部署在后方,那里距骊州不远呢。
说起来也很无语。作为当时唯一没有被殖民的国家,日本已经跻身亚洲领袖地位,它对待世界上所有先进武器的原则就是“人有我亦须有”。连中国都造有坦克了,所以他们也急忙造出来。
不过和中国以装甲部队作为进攻手段的作战理论不同的是,日本的坦克是躲在步兵后面的,美其名曰“保护坦克”!
人家坦克是掩护步兵,他们却要步兵掩护坦克,没有其它原因,只是日本爱惜武器的心情要比爱护士兵要多得多,只因为它是个资源紧缺的国家。
资源紧缺,对于一些损耗的原则就是能省就省。所以在中日交锋中,中国炮兵不要命地向前线倾销炮弹、中国步兵中装备了大量轻重机枪,无论进攻或防守,中国军队总能在日军中间形成一个个弹幕,日本却是省之又省,连冲锋|枪都认为是浪费子弹。
其火力比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日本在局部有优势兵力,却无法突破24军的防线,一半是这个因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