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题忠武侯(4/5)
“咦,李元启想赢想疯了,这是要效仿昭烈帝,在天下士子中寻找‘卧龙’?
呵呵,有眼无珠!
万年难遇的先生摆在眼前不珍惜,还幻想另出个诸葛亮!就算武侯复生又怎样,就算你是刘备在世又怎样,当年他们下场又好到哪去?
罢了,题忠武侯便题忠武侯吧,忠武侯也是我万分敬佩之人。”
想到这,罗横把草稿纸铺成一排,将印象里忠武侯的生平事迹在脑中反复过了三遍,认真构思后,开始下笔道: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第一首写完,纸上光芒大盛,可惜没能引动《诗经》。
“果然,上次那种好事不是次次能遇到,看来还不够深入!”
罗横微微有些失望,好在早有心理建设,便很快定了神,咬了咬笔头,再次重新写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还是不行吗?”
“再来!”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武侯当此时...
“这都不行??呵,我就不信了!”
“再来!”
罗横继续奋笔疾书,中途累了就喝一口水,闭目养神,对自己前面写的内容进行总结,反思不足。
随着日落月升,月下又日出,已经来到了文举第二天。
罗横早将书院的稿纸用完了,好在他自己储物戒内还准备了很多,此时,他已然写了七十六首以忠武侯为题的诗赋。有些效果确实不凡,但离引动《诗经》,似乎每次就差那么一点点。
于是,他从第二天的破晓开始,便干脆停下笔,将手臂膝盖撑在桌板上,像姑娘似的两手托腮,一边转动脑筋,一边将手指慢慢按压着太阳穴。
正午时分,随着窗外冰雪消融,罗横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眼睛越来越亮:
“怕是进入了误区!”
“纵观史上所有引动《诗经》的佳作,似乎不用追求全篇字字经典。只要有独到观点,一句引人入胜的佳句,哪怕其他不是十全十美,也能通过那句话带动全诗流芳万世!
有什么观点是前人没提过,叫人印象深刻,可以代代传唱的?唔...李元启既然这个时候提忠武侯,何不与我那篇策论结合在一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