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这是什么?(4/5)
北宋其实也有类似于月饼的吃食,不过那一般是宫中才吃,偶尔也会下赐给朝中诸官,因此基本还属于达官贵人专供,差役出身寻常,自是没见过的。
苏轼说道:“这是月饼,又叫小饼。”
提到吃的,苏轼就格外起劲,边把月饼一摞摞解开边给差役讲解起来,先说外形,说它圆圆的,像月亮,所以叫月饼;接着又说口味,他带了几摞,里头有饴蓉馅的,饴蓉馅可不仅仅有饴蓉,还有咸蛋黄,一到切下去,可以看到里头藏着个流油的蛋黄,像躲在饼里的月亮;有鲜肉馅的,那鲜肉是专门调过味的,吃着格外香,就是刚出炉时最好吃,放久了容易坏,他打算第一天吃;最好吃的当然是五仁馅,每一口都能吃到不同的果仁,每一口都是不同的享受,他特别爱吃五仁馅!
见苏轼还要滔滔不绝地夸五仁月饼,差役忍无可忍地说:“可以了,把别的也拿出来。”
苏轼低头一看,他的月亮饼全部被碎尸万段,每一个都被切得支离破碎,再也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苏轼震惊了。
许是因为苏轼哀痛的表情太过明显,差役难得地给他解释了一句:“防夹带,别人也饼也是这么切的。”
苏轼只能伤心地把支离破碎的月饼裹了起来,又把面饼和调料给差役检查。
这次差役看懂了,明显是面,只是那细细的面条弯弯曲曲地紧挨在一起,瞧着很省地方。
差役拿起来看了看,发现没有可以夹带的地方,总算没无情到把面饼挨个掰碎。
只是看到苏轼带着的两袋子调料,又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里头有没有藏东西。
夹带没找到,倒是闻到了一股子鲜香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