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随他们高兴(2/5)
对于那几个香气扑鼻的号舍,欧阳修免不了多看几眼。
多亏了这大半年来奔波劳累且时常挑灯夜读,苏轼三父子体型又瘦了回去,看起来颇有读书人的风骨,要不然欧阳修会把他们当成来混经验的酒囊饭袋!
什么人啊,来应试还这么讲究!
一堵院墙,把考生和外界隔绝在外。
苏辂头一天还意思意思地担心一下,第二日开始便该吃吃该喝喝,甚至仗着没人吵醒自己睡到日上三竿。
到了第三日,赵仲鍼来了,他一个人来的。
赵仲鍼年纪还小,身份又特殊,没什么朋友,今天他心中气闷,便来找苏辂说话,上回苏辂说过他们情同手足来着。
“母亲想让我留在开封念书,我不想留在这里。”赵仲鍼和苏辂倾诉自己的心事。
他不喜欢这里,他父亲也不喜欢这里,但母亲很亲近曹皇后,年前收到曹皇后的信便带着他到开封来。
去年朝中的庞籍、司马光等人上书议建储,曹皇后怕选了别的宗室子弟,便让母亲把他带来,他父亲已经二十多岁,不适合再频繁进宫,所以需要他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
这些事关建储的密事,赵仲鍼不好对苏辂说起,只说自己不想在开封念书。
大宋朝廷并不禁止宗室和外戚从政,相反还颇为鼓励宗室子弟入仕。要是你不出来干活,那就只能分到家中那么一点钱,等你再生几个儿子,手头那点份例怕是不够花了!
所以,赵仲鍼也是要读书的。
苏辂听了赵仲鍼的烦恼,颇有些感同身受。
你在家念书可以耍赖皮,出来念书可就没那么轻松了,那么多眼睛盯着,你要是表现差了还有脸回家吗?
这孩子小小年纪的,就要背井离乡到皇帝皇后眼皮底下读书,真是太可怜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