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手眼通天

第444章 不杀人,只诛心(1/5)

目录

? 先帝高觉共兄弟三人,一母同胞,他排行老二,襄王高澄是长兄,庸王高瞻年纪最小。

宗法礼制传承千年,规定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无论皇亲国戚,还是普通人家,家族的财产和地位都应由嫡长子继承。

按理说,高澄是嫡长子,继位登基的人本该是他,而非次子高觉。

但是,高澄风流放荡,不受拘束,更厌倦庙堂权势,只爱结交江湖豪杰,故而竭力推辞储君之位,主动让贤给二弟。

二弟高觉有龙凤之姿,自幼崭露鸿鹄大志,也很受父皇器重,因此,皇帝便成全高澄的心志,没再勉强他,转而立高觉为储君。兄弟俩和睦共处,你情我愿,当时并未引起争议。

高澄自知非帝王之材,效古人禅让典故,让贤退位,深明大义,一代贤王的美名,从此开始传扬。

先帝登基后,野心勃勃,志在统一北方。他整日忙于勤政强国,不近女色,或许是有生理缺陷,迟迟没能育出子嗣,后来,他死于武氏阴谋,英年早逝,香火就此断绝。

国不可无君,遵照旧例,先帝逝后,皇位本应还给长兄高澄,毕竟,他才是嫡长子,由他继任才能回归血脉正统。

即使他已死去,也该把皇位传给他的子嗣,而非三弟高瞻。

所以说,一旦论起宗法礼制,流落民间的小高攀,才是最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可惜,世人还不知道,民间流传的襄王遗腹子真的存在,而且就站在任真身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重生回到了2003 暗物质博物馆 王爷偏偏要入赘 彗星来了之后 山海经狗策划 陌上看花回 我每次只有配角的份 诸天功德穿梭 大国小商 年年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