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2章 玉香糯和纳兰歌图(3/5)
陈文回答:“不才,在下拙作,曲名《旅途》。我父母曾经参加东非铁路援建,去年我赴非洲,寻访他们,最后一百公里全靠双腿徒步,旅途中,受风景和心情感染,创作此曲。”
老校长点点头:“好,好创作啊!”
敲定了难得一见的美女竹笛手,陈文心情大好,继续面试剩下的女孩。
民族大学也有古筝专业,但这件汉族的民乐器并非学校强项。参加面试的一位女生演奏古筝,水平嘛,陈文听得出,不如他在沪市音乐学院旁听帅萱的演奏。
一个又一个女生演奏,一人又一人接受面试。
这帮少数民族女孩,模样倒是个个很耐看。
女孩们抱着形形色色的少数民族乐器,让陈文大开眼界。
一位哈萨克族女孩演奏冬不拉,小脸蛋倒是很有俄罗斯女郎韵味,可是她除了冬不拉,不会弹奏其它乐器,十二乐坊不需要这样的单项选手。
一位维族女孩抱着一只都塔尔,用自弹自唱的方式演奏。歌好,曲好,维族少女特有的“迪丽热巴”式的脸颊更是美好。麻烦的是这个风情万种的女孩只懂演奏都塔尔、热瓦普、艾捷克等维族乐器,十二乐坊没有这些乐器计划。
有一位塔塔尔族女孩,她倒是也能够演奏多种乐器,但全是她们民族的七弦琴、科比斯之类的“奇门暗器”。
十多个人过去了,陈文没有发现亮点。
正当陈文以为今天的民族大学之行只收获一个玉香糯,亮点她意外到来了。
一位身穿蒙古族服侍的女孩,拎着两只弹拨乐器登台。
陈文认出来,其中之一是琵琶。
另一个嘛,不认识。
女孩自我介绍:“各位老师好!我叫纳兰歌图,蒙古族,91级,我今天演奏的乐器是火不思和琵琶。”
哦,那个长得像吉他的乐器,它叫火不思!
纳兰歌图,这个名字让陈文想起前世看清宫剧,有个人物名叫纳兰明珠。
不对啊!
明珠是满人,为什么眼前这个蒙古族女孩也姓纳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