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豺狼虎豹 第三章 独尊儒术(1/5)
天道尚左。
左为天为文,右为地为武,经天纬地道德博闻曰文,威彊敌德克定祸乱曰武。
自古而来的皇帝,能被后人尊上文皇帝的谥号,躺在陵墓里也能笑醒,也算不虚帝王一生。
朱棣登上皇帝大位后,想到自己守土拓疆,沙场纵横几十年,龙驭归天后封个武皇帝绰绰有余,不禁武皇帝之上的文皇帝有了想法。
这一想就开始头疼了。
当初不顾老和尚的阻拦,杀了方孝孺,又诛其九族,这方孝孺是儒家种子,文臣清流的领袖人物,门生故吏众多,都梗着脖子不愿在永乐朝出仕,着实气坏了永乐皇帝。
又是威逼,又是利诱,都是冷冷白眼,岂有此理,好言好语你们不听,既然如此,那就看看是你们书生的脖子硬,还是朕手中的刀快,又是一排排人头落地。
上至高王母,下至玄孙,为九族,加上一众门生故交,为十,诛十族。千余颗人头落地,流放者万余,亘古未有,断绝千古文脉,后患无穷。
这细细想来,别说文皇帝了,看来武皇帝也是妄想,要是一个不慎,说不定还会被冠上恶谥,怙威肆行曰丑,杀戮无辜曰厉,逆天虐民曰扛。
眼前飘过一个个罪恶至极的谥号,饶是朱棣久经沙场,也是忍不住双手发抖,转身向闭目养神的老和尚求教。
“修书。”
老和尚扔下两个字,又继续闭目参禅了。
被冷漠对待的永乐皇帝丝毫没有发怒,心思顿开,喜上眉梢。
“不错,修书。”
朝代会有更迭,文章却是千古事,守着天地道德规矩的文人有,可只想着在青史上挂个名的文人也遍地都是,这些人论才学不输他人,能逃过诛十族,想来机变也是无双。
朱棣仰天大笑,朕既然已经得罪一批文人,也能以修书聚拢起另外一批,朕要修一本震绝古今的旷世奇书,凭着这本书,再聚养文脉。
诏令收集天下藏书,老和尚你任监修,解缙主持编纂,余下编辑、校订、录写、绘画、圈点凡两千八百余人,历时四年,终成《永乐大典》。
汇聚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万古珍籍尽在《永乐大典》,彰显大明国威,造福华夏万代。
《永乐大典》一成,高高存放于文渊阁中,朱棣再也不担心恶谥了,一门心思都放在开土拓疆上面。
天朗气清,新月纤细如眉,照临大江,冷光粼粼,锐利如刀。
赤壁岸头,江中点点渔火已熄,盘坐在船头的铁凌霜从脑中团团乱麻中清醒过来,回望着那条小路尽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