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上帝的权柄(2/5)
总而言之,就是量子意识不能根据相对论这种描述宏观的运动模型来解决。
因为川十三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东西——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在某种意义上是不相容的。
川十三试图用以光速不变为基础的广义相对论作为数学时空模型,以此来描绘量子意识的自旋。
这从本质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在川十三的理论中,意识的本质就是一群不断纠缠的量子,在量子纠缠下,它们是超光速的。
假设超光速成立,那么按照爱因斯坦时空观,因为速度超越光速,那么时空尺度必然急速膨胀,最后“爆炸”开来。
而代表着意识的开放量子系统的量子相干性,会因为与外在环境发生量子纠缠,而随着时间逐渐丧失,直到最后完全丧失时间属性。
一号被分离的正意识和反意识,在“时间之上”的领域内,因为失去了查克拉的干涉,而快速碰撞,最终完全泯灭。
而这些,是川十三亲身完整体会过一遍后,才最终发现的。
太可怕了……
那种意识与反意识在脑海中碰撞的感觉。
但是这却不是真正让川十三感到恐惧的,毕竟连死亡都经历过的他,已经很少有东西,能吓住他了。
真正让他感到恐惧的,或者说是迷茫的东西。
是他在精神恍惚的时候,他“看”到的一些景象。
“时间之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却诡异地拥有数学属性。
这意味着,在数学作为第三观测者的情况下,时间和空间将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保持着绝对不连续性的特征。
所谓的“时间之上”更像是夹在两个普朗克时间之间的“真空区域”。
在那里,川十三可以“看到”过去,可以“看到”未来,可以“看到”他“想看见”的一切。
似乎,随着他意识的波函数不断坍缩,他可以办到任何事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