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想死也不容易(5/5)
李节闻言也是心中一松,只要老朱点头,那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大半,刑部和大理寺那边应该也不会反对。
李节之所以建议将死囚改为流放,当然不是菩萨心肠发作,而是考虑到实际的情况,现在大明立国才二十多年,虽然国内休养生息人口渐多,但顶多也只有几千万人口,放在后世,也只是一座一线城市的总人口,靠着这点人想要开启大航海时代,实在有些吃力。
所以在李节看来,每条人命都是珍贵的,哪怕是死囚犯,也要为大明献上最后的光和热,为大明的海上霸业添砖加瓦,绝不能让他们轻易的死了。
“说起来倒是巧了,最近刑部送上奏本,也说到死囚的事,朕本打算采纳他们的意见,除了十恶不赦的死罪外,其它死囚只要能自筹一批粮食送到北方边关,就可以免去死罪,现在你提议流放海外,我觉得倒是比刑部的建议更好。”朱元璋这时忽然再次开口道。
老朱说的其实正是明初得“死罪输粟自赎例”,这是条特殊的法令,所谓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这十条大罪,具体情况还要细分。
比如两个陌生人起了争执,然后一方杀死另一方,这就不属于十恶,但若是一方杀了另一方,然后又杀了对方全家,这就属于十恶中的“不道”,如果死者是犯人的直系亲属,则属于十恶中的“恶逆”,这些在隋朝时就在律法中规定的很清楚,大明也同样沿用。
李节并不知道“死罪输粟自赎例”,不过他却从老朱的话中听出一个问题,于是立刻追问道:“现在北方很缺粮吗?”
如果不是缺粮的话,老朱也不会把主意打到死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