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存款与放贷(3/5)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跑来银行办理贷款,而且还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这些人办理贷款时,竟然愿意接受新宝钞代替铜钱,这可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商人们已经开始自动的接受宝钞。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宝钞相比铜钱更易携带,而且也更适合商业之间的交易,之前只是出于对宝钞信用的怀疑,所以商人才不愿意持有宝钞,现在宝钞的信用已经建立起来了,体会到宝钞好处的商人自然也愿意使用。
相比放贷的业务,存款的业务却是发展缓慢,毕竟从别人手里借钱与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是完全不同的情况,银行虽然树立起一定的信用,但毕竟时间还太短,许多人都不放心把钱交给银行保管。
对于这种情况,李节也只能用了一点手段,刚开始他就说动朱标,让他命令官员把自己家中的钱财存到银行中,而且他自己带头,把东宫的私财也存到银行里,如此一来,官员们也没有办法,哪怕是象征性的也得存一点钱。
不过这些还不够,李节还暗中雇人演戏,将银行中的财物抬出来,在大街上走了一圈送到银行里装作存钱,反正别人也分不清真假。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在看到有人开始往银行里存钱后,特别是连太子都带头往银行里存钱,使得一些人也终于放弃了戒心,一开始只是少量的存钱,存个几天再取出来,主要是试探一下银行的安全性,后来发现没有问题后,也终于有人开始放心的存钱。
也就在这时,李节也趁热打铁的再次放出一个消息,太津那边开设了银行的分行,而且两地的银行可以实现异地存取,也就是说,你在北京这边的银行存了钱,可以到太津那边的分行把钱取出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