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刚柔相济(3/5)
刘备摇头着头道:“‘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对吧!那不是胡话,是实话。士元,我明白你的意思,子龙太仁错过削弱曹军的机会,是吧!”
庞统道:“不不不,臣要说的话和之前正好相反。当初取益州是因为不取益州难以成事,我们拖不起,臣希望王上当断则断,不要被仁义绊住手脚,错失良机。
臣从刚才与子龙的话中听出王上对奉行的仁义产生动摇。王上,不要被仁义绊住深陷其中和舍弃仁义不一样,臣可没说舍弃仁义。”
刘备笑道:“我并非舍弃对百姓的仁义。马超的话我细品,感觉有道理。凭借强大的武力和兵锋,用尽手段拿下土地,然后慢慢休养生息未必不是条可行之路!”
庞统道:“王上,三分天下大势基本已定,将要三方长期角逐。群雄割据的时代用兵为急攻,浑水摸鱼。
水清了该转变为缓图,步步为营。首先要做的是争取民心。短期来看,强大的兵力可以无视百姓得诉求,可是蕴含巨大的隐患,极易反弹。
远的不说,就说假如曹操没在徐州屠民,仅仅正常的群雄相攻。王上和孔融有‘保卫百姓’正大光明口号插手陶谦、曹操间的战事吗?
两人本来就有矛盾,说不上对错,曹操的父亲在徐州被害?曹操正常的报仇谁能插手,没理由插手。”
刘备面色凝重道:“确实如此。”
庞统道:“王上不入徐州,按照正常走向,陶谦病逝时曹操的机会就来临,徐州派系林立,丹阳兵和陈登、糜竺等本地势力难以调和,凭着曹操的手段,十有八九可将徐州夺下。
曹操实力增强,天下的局势随之会大变,富庶的徐州,曹操至于在官渡陷入无粮的被动吗?王上名扬天下,跻身汉末群雄的机会如何找寻?”
刘备同意道:“我不如曹操,曹操在兖州翻身,我却没能守住徐州可惜!
不过依旧让天下知道我刘备这号人物!否则我恐怕要继续窝在平原当县令,何日才能出头!曹操无视民心的后果就是成全他的敌人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