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愿意看到这里(3/5)
为何我们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未发掘过有关它的任何遗迹?这样一个庞大国家,如何在历史记载中消失得干净利落?现在却接连发现两件有关它的文物,这意味着什么?让我感到恐慌的是,无论西朝、令牌还是京城大爆炸,这些事都和小说内容如出一辙,我担忧自己是不是触碰到了某种虚无的禁忌,但路易斯·赛拉诺早在80年前的记载说明,“西朝”起码诞生在我的想象之前。
这件事让我夜不能寐,仿佛陷入了虚无主义的陷阱。
我率先从调查中脱身,把一切交给专业人员,但私下还在不断搜索资料。
我和历史学家们的角度不同,他们在绞尽脑汁窥探西朝的全貌,而我则专注于打听路易斯·赛拉诺这个人本身。我在外文网站上寻找了很久,总算通过各种翻译软件和合乎情理的猜测,得到了路易斯·赛拉诺的生平。
他生于1899年,没有具体月日,只知是阿根廷某地的富裕人家,后人把他定位为诗人和历史学家,病逝于1986年。他的晚年生活不算祥和,临终前三年感染眼疾,为抵抗失明消耗了一辈子积攒的财富,最终死在阿根廷的一家不太有名的公立医院。
有传闻说,这似乎是他的意愿,甚至在网络上流传有一段无法辨别真伪的“原诗”——落叶归根,庭院的色彩最终归于单一//落日余晖潜入大地,生锈的土壤//奇异的光芒湮灭于黑暗//恐惧//与心跳一同,悄然停歇//当我们领悟//已身在其中。(汤柏生译)
他在32岁那年在阿根廷历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立了名为“阳光晚霞”的公益基金会,基金会因他晚年资金周转紧张于1981年关闭。基金会面向当地所有居民,目标传播知识,手段则是建造免费图书馆。
据我查到的资料统计,基金会前前后后成功运作了三家规模可观的图书馆,其中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图书馆在1946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雨灾难而遭到严重毁坏,三年后才开始修缮,目前因经济问题暂不开放;另外一家位于科尔多瓦省,寿终正寝,随着基金会关闭最终被政府接管。阿根廷政府因他所做的杰出事业授予其“慈善家”殊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