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贾元春归省谈王攸 王夫人交心论宝钗(4/5)
贾母等人见兄弟姐妹们和谐打闹,心中觉自是舒畅。王熙凤自然看见了林黛玉扔纸团的动作和王攸躲闪的狼狈样子,同样是莞尔一笑。
“攸哥哥,你不做一首吗?”贾探春希冀的看着王攸,轻声的问道。
王攸思忖了一番,想到那日从园子后门进入一庭榭之处所见之景,便说道:“离这不远处东边小丘上的一处院落可有名字了?”
宝玉将黛玉的杏帘在望抄录下来之后,便说道:“攸弟弟所说的可是那处坐落于桃林之内的小筑?”
“想来应该就是那处!”王攸不确定的说道。
“那处地处园子东北角落,偏僻的很,也就去年秋天之时林妹妹在那将那小筑门前的庭榭题为“凹晶溪馆”,当时老爷颇为喜欢此名,嘴里还提到了你。”贾宝玉笑着说道,“只不过那小筑门前不知何人上了把锁,当时也没找到管钥匙的婆子,我们也无法进入,是故那处小筑并无人题名。”
王攸回忆起当时坐于庭榭之中,满眼尽是碧色,湖风拂面,令他心神陶醉。拿起一旁蘸墨的笔在纸上写道:
抬望眼,泱上云逐。看潋滟镜里,清风荷举;桃筑外,苍丘微雨。执小楫乘舟,梦入莲浦。
写罢,便是将笔放回原处,说道:“这是大哥哥生辰那天偶入园中在那庭榭之中所见之情状,故有此一笔。平平数语,自是不及诸位姐妹。”
“攸兄弟这句中的‘清风荷举’以及‘梦入莲浦’应是取自北宋周美成(注:周邦彦)的《苏幕遮》吧。”薛宝钗说道,“不过二词令情性不同,攸兄弟的倒是和唐代王摩诘(注:王维)的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相得益彰。至于别的我倒是解读不出来了。”
又说贾元春这边,一一看完众人的五言诗句,喜之不尽,将‘杏帘在望’一首定为前三首之冠,随后让探春将这些诗句誊录下来,由太监传到外厢。贾政看后,亦是称赞不已。
省亲在贾妃看过戏曲之后也渐入尾声,贾妃又对众人奖赏了一番,众人自是谢恩。值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热泪来。却又勉强推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不忍释放,再四叮咛:“不需挂念!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倘若明年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众人不免又是哭的哽咽难言,贾妃回舆之时,还特意看了一眼贾宝玉和王攸,心中一叹。贾妃回宫之后,次日见到见驾谢恩,并回禀归省之事。圣上龙颜甚悦,再度派人对贾家赏赐一番,自不必细说。
一月之后,王夫人进宫省视贾元春,母女再见面,自是欣喜异常。王夫人想起去年端午哥哥的那封信,便是问了出来:“去年端午你舅舅信中和你说了什么?”
“母亲,舅舅他想让我下谕让攸弟进园。”贾元春平静的说道。
“进园?!这是什么意思?”王夫人不解的问道。
“母亲,你出身王氏一门,你觉得王家现今如何?”元春反问,但也没等待王夫人的回答,接着说道:“那日省亲之时,我观察过王攸,他和宝玉不同,虽然我不清楚宫外之事,但是也可以想见王家此时正处在危险之中,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不可能吧,你舅舅如今可是九省检点,深得圣上隆恩,王家怎么会处在危险之中呢?再说攸哥儿还是两榜进士,虽无官位,但已有官身,更是今科探花,这都是圣上赐予王家的。”王夫人不信的说道。
“母亲,你说的没错,这些都是圣上赐予的,但也是可以被剥夺的,您不懂,但舅舅明白,想来攸弟也清楚其中的道理,世人常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贾元春摇头说道,母亲的观念太陈旧了,和绝大多数的贾家子弟一样被眼前的繁花似锦给迷了眼睛。
“可是这些和攸哥儿进园子有什么关系?”王夫人再度问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