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一处老屋(1/5)
第二天,《同心县晚报》报道了两位待业青年杨大娃、杨花花勇救落水母女的事迹。
不久,全县兴起了一股“学,做好事、做善事”的热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国营食品厂招录杨大娃、杨花花做了合同制工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燕语正站在第三中学的大门口,抬头望着斑驳的路牌上印着“横街”几个字。
这条街虽然不是最繁华沿街地段,但横亘在城区主干道上,贯通东西。
往东是去百货大楼,往西则是去邮电局、电影院。
横街也并不算长,最多也就一公里左右,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洪武年间,当时有些资产的人家都选择在这里造房置地,之后才慢慢分散到其他各处。
旁边拐弯后又有一条略窄的后街,叫小横街。街上尚保留一些大约是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建筑,店铺也五花八门。
什么纸火铺、裁缝店、钟表配钥匙、服装店……真是应有尽有。
燕语深呼吸了一口气,踏进学校大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