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掘金--高举之惑(2/5)
萧子山拉来的促销品种类很多,开始打算就带上玻璃杯和塑料粉盒,后来还是觉得每样都带点比较好――毕竟并不清楚明人的审美趣味和需求,多带点样品探探路。
确定穿越地点后萧子山去了几次图书馆,大体查到了濠畔街现在的位置,在其附近找了间快捷酒店,租了一个房间。接着,文德嗣连续几天在夜间稍稍打开一下虫洞,观察对面的环境――濠畔街毕竟是个商业区,人烟稠密。随意打开虫洞,保不定会落在谁家的卧室或者干脆就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保险起见,文德嗣干脆从网上订购了红外夜视眼镜。地点不适合就得再换地方――完全是撞大运。
根据文德嗣几次夜间观察,对面的空间应该是某个宅邸的后院,可以看到许多成排的灰砖瓦房,天黑以后根本没人。
穿越之后会怎么样,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也没地方咨询。初步的打算是穿过去之后,现在僻静的地方躲一会,天色一亮,就找铺户进去亮出货样,看看对方反应如何。
17世纪的古人会对这几个奇装异服的人持什么态度:是避而不见还是造成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都无法预计。还有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不过,据文总说,广州话是保存古汉语成份最多的方言,可能差别不会象现代普通话那么大。
时间确定为凌晨5点左右,也就是古代的卯初,早了,天色未亮,明清二代虽无明确的宵禁制度,但夜生活寂寥,晚间行人稀少,一旦被打更或者查夜的衙役发现即会盘查;晚了,人多起身干营生,被人看到虫洞打开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凭空钻出三个人来,还不轰动全广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