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节 广州行(一)(2/5)
生铁不仅可做炼钢的材料,本身也是很好的材料,一些较为粗笨的构件都可以用生铁制造。冶金组开出的采购清单是要购入50吨生铁。据说是最最起码的了,他们带来的几座小转炉,就算只开工一台最小的一吨容量的,50吨生铁还不够生产一个月的。
这个计划从纸面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广东在明代的生铁产量极其可观,根据嘉靖十三年(1534年)广东布政司的统计铁课数量推算,年产量竟然有6127500斤,合3100吨。3100吨生铁,在现代只是一家小钢铁厂几天的产量,但是1670年的俄罗斯的钢铁总产量才2700多吨。穿越者早期的炼钢业建立在输入生铁的基础上还是有一定的保证的。
(注:钢铁产量的数字目前争论很大,这里纯属小说需要,不要较真。)
但是对萧子山来说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他对钢铁虽然一窍不通,经济史还是知道的,大明的广东省里,恐怕是没有一个冶铁场有现成的50吨生铁可以采购的,十有八九得到处搜罗才能搞到。搜罗到了之后,怎么把它们运出来?萧子山大概记得,生铁这玩意貌似是不许出口的。他要把50吨铁装上船,官府知道了会怎么样?这都够他伤脑筋的。
伤脑筋归伤脑筋,该做得事情还是得做。这个采购团的任务除了买东西,还有准备建立起广州情报网,打入广东富商乃至官府的任务。因此人员的配备足够强大,除了他作为总负责人之外,本来要派席亚洲作为军事方面的专干一同前往得,后来因为他在盐场村搞群众运动脱不了身就改把北炜从盐场村调出来,萧子山想这也好,有个侦察兵在身边当保镖,去哪都放心。北炜又带了侦察队里的四个最好的学生,以这次广州之行作为训练的结业考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