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节 备货(4/5)
他给万有的指示:敞开收购生丝和蚕茧。特别是蚕茧。他已经给企划院写了一封信,探讨在杭州设立一个机械化或者半机械化的缫丝厂的可能性。
缫丝厂的想法由来已久――在浙江这样的全国主要蚕茧生产基地不考虑这个问题是不可想象的。就这个问题他已经和企划院、工能委和轻工业部都做了沟通。缫丝厂相对来说技术简单,而且也无需大型的动力设备。按照工能委给出的方案,基本上就是参考陈启沅的继昌隆丝厂的模式进行建设,继昌隆丝厂严格说起来还不是真正的机械化缫丝厂,只能算是半机械化生产。但是投入少,建设快,而且新型设备对丝质提升是飞跃性的。非常符合赵引弓目前的物质基础和周边环境。
缫丝厂的立项已经大致得到通过,只等执委会的最后批准。赵引弓估计项目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毕竟生丝这东西是目前的拳头出口产品,仅仅靠合作伙伴在大陆上进行搜集不但成本高,而且土丝的生产规模按照现代工业化水平来说实在太小了。仅仅满足欧洲人巨大的胃口就值得上马这一项目。
7世纪除了中国,日本、意大利、北非和中亚等地都有蚕丝生产,但是谁家的生产规模也比不过中国。赵引弓的良种新法生丝一旦生产出来,凭借优异的之地、巨大的产量和强大的运力,直接就能将这些地方的生丝产业全部打垮,形成巨大的垄断效益。
生丝和蚕茧之外,他还要万有收购各种日用杂货,特别是要设法从江西采购各种日用瓷器――江西是瓷器大省,无论生产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比福建专门为出口而烧制的克拉克瓷要高得多。江西的瓷器要运往福建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运到上海却不是一件难事:江西有发达的内陆河运水系。
除此之外,他还向企划院提出申请,请购一批临高的小五金产品用作对日出口。这些信件全部写完之后,赵引弓才算是舒展了口气。将信件全部交给等候在外面的机要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