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第五十四节 造币工艺续(1/5)

目录

?readx; 大家就整个工艺流程和币材规格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人提议这个规格的银币太厚了,实际上袁大头的尺寸的39,厚度是2.3,如果铸成31直径,银币厚度就变成3.64。而且也根本吹不响――吹、听,是民间鉴别银币真假的重要手法,铸得太厚了,反而给假币开了方便之门。

&n,厚度2.5,直径为35.2。好处的可以使得银币的尺度完全标准化:40枚一包就是10高度,重量正好是1kg。易于清点和包装。

辅币的尺寸也作相应的调整。冶金部门提出,铸币无需使用电解的白银或者紫铜。火法白银和铜材也可以达到99的纯度,火法冶炼的含有的少量杂质主要是对导电性能有妨碍,对冲压硬币没什么影响。

关于辅币,有元老提出四分之一元的概念对土著来说不够不直观。在使用上恐怕会引起误会,不如改为铸造二角和一角的银毫。

“把25分改为20分在生产上倒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要损失一笔铸币税。”程栋梁沉吟道。

“哪里损失了?”

“生产1枚25分和1枚20分在成本上是相差无几的,就算缩小尺寸和重量能减少一点成本,实际上省不了多少。等于我们每铸一枚20分就损失了5分钱的收益。同理我们也不能铸10分的硬币。”

“为什么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走了8840km的路程来爱你 招摇传 卡神世界 快穿女配今天你拆CP了吗 这道题选B 喜欢你的八年 骆驼的眼泪 浪花与姥姥的漂亮房子 从农夫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清穿之想当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