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祐(2/5)
宗元饶沉吟片刻,道:“吴郡顾野王、北地傅縡皆为撰史学士,此二人博览史籍,通晓孤虚,可与共议。”
顾、傅二人皆是两朝老臣,在朝中清望甚著,特别是顾野王自幼聪慧,博学宏才,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他的名声就连韩端也是早有耳闻。
韩端命人将这两个名字记了下来。
黄法氍道:“我也有两人相荐,一是宣明殿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吴兴人姚察姚伯审,二是中书侍郎、通直散骑常侍,阳翟人褚玠褚温理。”
“此二人皆是才华横溢之辈,大将军可与其共同商榷。”
贺朗也荐了济阳江总和义兴陈暄,这两人韩端也有些印象,似乎是经常陪后主陈叔宝一同在宫中陪侍游宴的文士,被后世之人称为狎客,颇为不屑。
不过韩端只是想请他们来起个国号,其它的暂时可以不用去管。
最后,宗元饶又郑重向韩端推荐了国子祭酒、豫州大中正,汝南周弘正。
周弘正之名远比顾野王响亮,他精通老、庄,熟知玄象,不到二十岁就能在太学里主讲《周易》,并出任梁朝太学博士,虽硕学名僧,也要向他请教质疑。
从梁元帝到陈宣帝的数代帝王,都对他尊重有加。
“周公德高望重,艺业通备,乃国老民宗,大将军若能请得周公共商国号,于公于私皆大有裨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