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举(2/5)
顾野王道:“大将军,那年号可曾定下来了?”
“定了,都是周公所赐,年号天祐。”
韩端朗声对堂下王眘说道:“国号年号皆已定下,王元恭,制玺之事,便要请卿多多用心,争取早日制备出来,以方便下诏用玺。”
中书舍人掌制诰拟诏,对皇帝用的玺印最为熟悉,因此韩端才将制玺之事交给他去负责,至于其他登极需要用到的仪仗袍服等一应器物,自有鸿胪与少府去准备。
皇帝玉玺制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任命九卿,否则“登极仪”根本无法举行。
秦、汉以九卿分管中央各部,魏、晋以后,各部职司多归于尚书各曹分管,九卿仅保留部分职权,至梁武帝又加太府、大匠、大舟三卿,合为十二卿,陈朝沿袭。
韩端觉得梁武所加三卿纯属多此一举,于是又将太府、大匠、大舟三卿撤并于尚书省,仍置九卿。
第一个要任命的就是九卿之首——太常卿。
太常卿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而“登极仪”正需要此人来主持。
陈朝的太常卿是琅玡王固,韩端念其投效有功,所以还是由他来担任这个职务,反正太常卿虽然贵为九卿之首,但却没有实权,谁来担任都无所谓。
大司农是原寿阳太守杨述杨敬文,他在广陵和寿阳任太守时,用韩端教给他的积肥选种之法,使两地粮食年年丰收,韩端让他当大司农,便是要他在全国范围内主持推广新法新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