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葛维其亡(二)(3/5)
“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这一战打了快三年了,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忘记这场战争因何而打。”张绿衣看着漆黑的夜说道。
家书到朱棣手上几日之后,他便开始命人撰写了几篇文告,包括在致朝廷的两封信,以及后来给官民一体知照的宣言。朱棣坚持说,他正在进行的是终止内乱的正义行动,而且无论衡之以儒家的孝道,还是衡之以规定诸藩王义务的《祖训录》中的条款,他的行为都是对的。他指责建文帝,特别是指责他没有把他父皇的病情告知他,没有让他奔临丧葬。
他还指责建文帝受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臣的诱惑,对诸皇子进行了迫害,并且错误地指控他在做军事准备来反对皇帝。他争辩说,他所采取的行动是正当的自卫,同时他要求皇帝去掉左右的奸诈谋士们,恢复太祖皇帝的法律和制度。除此之外他还声称,他有义务来执行这次惩戒使命,因为他是马皇后所生的最年长的健在的儿子,就责无旁贷;他指天誓日地否认他对帝位感兴趣,只是说他是本诸《祖训录》中的规定而开始清除朝廷中的小人官员的。
何景明在看到这两封信的时候,着实佩服撰写人颠倒黑白的能力,连他此刻都觉得,燕王朱棣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而此时就站在他旁边的建文帝朱允文更是开始怀疑自己。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让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治上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我原就不应该做皇帝的是吗?是皇祖考选错了人。”朱允文看着何景明说道。
此刻何景明不知道该回什么,因为这就是事实,朱允文过分仁慈,而自己又有些迂腐自大,他到此刻都不知道,谁有这样的本事,把一场造反之战,说的如此义正言辞。
“是我太自负了,我以为我走遍天下,见过很多人,认得很多人,能猜透所有人,结果,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何景明此刻的自我怀疑如此真实。他在北平城安排的所有细作都没有发挥任何用处,张绿衣用几个江浙女子,就坏了他布了年的局,在这之前,他一直以为,这局棋,他稳赢。
“先生的名气也不是一两日攒下来的,刚出山时做过的几件大事,也算名震天下了。”朱允文轻笑着说道。
是啊,那是好早、好早之前的事了,他刚出徒,单凭江湖游子的身份,就把江浙一带的贪官污吏们弄得整日头疼,他的本事世人自然是知道的,但那又如何呢?如今,他已经好久都没有体会过,赢是什么滋味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