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攻城与反击(1/5)
杨奉军准备不足,这场仓促展开的攻城战自然没有取得成果。
魏刚对杨奉这个人了解的比较多。
杨奉虽然是黄巾贼出身的将领,但是,他参与过汉献帝的争夺,在《三国演义》里,占了比较多的篇幅。
更关键的一点,曹魏五子良将的徐晃就是从杨奉麾下叛逃的。
只不过,曹操得到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渐渐做大。
但是,杨奉却没有得到实际好处,被曹操打跑后,身份地位越来越低。
杨奉与同样无路可逃的韩暹两人,在中原地区无处容身,跑到了豫州,投靠袁术。
再后来,袁术与吕布两人因为退婚事件发生战争,杨奉又投靠了吕布,反戈一击。
根据演义里对杨奉的描述,魏刚判断,杨奉是一个胸无大志,只看重小利的人,完全可以争取。
但是,按照现在的局势来看,广陵军处于绝对的劣势。
想要获得杨奉的支持,首先得有实力作为基础。
经过分兵与补充,魏刚手里的兵力看上去不少,老兵人数却不到200。
在这种情况下,魏刚没有和杨奉谈判的本钱。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展现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说,至少得击败一次杨奉部队。
由于天色已晚,攻城器械准备不充足。
杨奉只进行了一轮攻城,就收兵回营。
杨奉收兵撤退,在城下距离城墙不远的地方扎营。
当天晚上,魏刚利用绳索,从城头坠下了200名将士。
为了保持战斗力,这200人大部分是老兵,小部分新兵,并没有使用俘虏兵。
射阳城的防务则交给陈矫和杨磊两人负责。
魏刚倒不是不信陈矫,只不过,让一个没有掌握部队的人,尤其是刚刚加入,毫无威信的人统兵,这很引发危机。
比起守城,夜袭部队的难度更大。
夜袭的最大难点在于不被发现,将士们从城墙下城的时候,不能被别人察觉。
为此,魏刚没有选择从最近一侧城墙出击,而是从背对杨奉军的那一面离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