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力挽大明朝

第三章 吾弟当为尧舜(1/5)

目录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公元1627年),天气正狠,整个北京城像个大火炉一样。

信王府外,滚滚的热浪晒的来往的行人汗如雨下,一阵风吹起,便有满街的碎屑飞舞。

信王府内,十四岁的王承恩站在一旁,朱由检看完宫里张皇后送来的小纸条后,很快又将小纸条扔进了檀香炉里。里面写着“陛下病危,魏忠贤和天启奶妈客氏已将普通怀孕妇人潜送进宫中。昨夜妾已说服陛下,及时立弟为帝。张国公可托大事。妾与内阁施凤来力争殿下进宫见驾。还请弟早做准备!“

从天启帝落水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朱由检一直不能进宫见驾。在多方博弈下,在天启的回光返照下,天启终于彻底清醒了,他知道魏忠贤客氏在干什么,但是还是决定召见信王。

果然不能得罪女人啊!被客氏整得小产的张皇后对客氏和魏忠贤可谓是恨到骨头里去了,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剥了他们的皮,一直跟魏忠贤在宫里对上了。天启病危,膝下无子,一旦朱由检继位,张皇后要的就是朱由检宰了魏忠贤和客氏,泄了她的心头之愤。勋贵文官东林党也很想宰了魏忠贤,扫清朝廷的阴霾。不论是与不是,天下士人已经把所有的错都归到了魏忠贤头上,只是阉党势大,不明说而已。这个英国公,明末英国公张惟贤是唯一战死的国公。侯伯一类战死的数不胜数,但是众多享福九代十代的国公府却只有一人有骨头,可叹可悲。

历史上,崇祯登基轻松收拾阉党,还是靠张惟贤这个枪杆子。皇权在,国公在,皇权灭,国公亡。张惟贤是个明白人,不像其他的国公以为投降后,还可以继续荣华富贵。276年养国公养士人,养出来一大堆水货蠢货,大明也是可悲得很啊!

唯一让朱由检惊讶的是施凤来了,这可是妥妥的阉党,靠魏忠贤进的内阁,这个货居然拥护崇祯。

但是,魏忠贤吃不准朱由检的态度,有可能一登记就刮了他,有可能不杀他。所以必须做第二手准备,玩儿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而张皇后已经察觉到了,提前通风报信。

“王爷,宫里来人宣旨了,据说万岁爷病危,叫您赶紧接旨入宫,您赶紧......”徐应元急急忙忙的从外头进来,到了王府的寝殿,来不及给朱由检行礼,就大声嚷嚷了起来。婢女们也快速地赶到了。

“你倒是心细,让她们进来给孤王梳洗吧,更换九旒冕冠服。“朱由检按《大明会典》“永乐三年”制度,皇太子、亲王用九旒冕

一大堆年轻美貌的婢女开始请发、洗发、盘发、梳髻,戴大授六珠帽,着青衣五章(五龙爪),穿青膝裤皮皂靴,盘素外朱里大带,佩玉佩玉圭香囊。

铜镜里,一个年轻俊朗的亲王眼神开始变得明亮有神锐利,又慢慢地收敛回去了。

朱由检带着徐应元王承恩来到了正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陌生的老太监,徐应元一步上前,笑脸莹莹地说道,“方正化公公,皇帝陛下派您来宣旨,看来您才是陛下真正最信任的公公啊!“

“方正化?这不就是金庸小说的原型人物吗?大内高手,写了《葵花宝典》的牛人啊!

在史书上,崇祯十七年,京师城破,方正化力战,一个人杀了50多李闯兵,伤100多个,战至最后一滴血。金庸先生特别喜欢他,所以把他写入了小说。“

朱由检两眼放光,简直看见了偶像一样,做了一辑。

但是,方正化这个万年不变的冷脸,不理徐应元,点了点头,站到正堂的上香台前,“王爷准备接旨吧!“

朱由检连忙正身,整理冠服,匍匐正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病危而无子,现特着信王朱由检接旨后,立刻进宫。钦此!“

“小王遵旨!“,朱由检正身双手平举接了旨,看了一眼徐应元,徐应元立马上前,掏出三根金条放入方正化太监的袖子里。

方正化回了一个懂事的眼神。

“忠义的人平时也会贪点小财,有趣的太监!“朱由检心道。

悄悄地给王承恩说了一声,“换你的常服从王府后门去英国公府,找到英国公张惟贤,说信王邀请小国公今晚到信王府游玩儿。“

朱由检走到门外,把跪着的商明辅和周世治太监扶了起来。悄悄地对商明辅说道,“商明辅,刚刚的圣旨你也听到了,心里有所猜测吧!你以前是御马监太监认识不少人,四卫营、勇士营(嘉靖册封的,后来崇祯改为勇卫营),都有熟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万物皆有品质 大唐第一匠 穿越重生之树仙人 咱家有钱了 仙国帝道 武林也外传 全球轮回:我能掌控剧情 撅阴 直播从魔教教主开始 末世我的能力是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