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寺庙第三(3/5)
蓝久在古樟下捡过好几个果实,不是绿色的或紫红黑色的小小的樟树子,是比大枣还大些的果子。蓝久怕看得不仔细,特意又爬上庙墙看,确确实实是樟树上的果子。
干干的绿色或棕色的果实,捏爆时,首先出来一阵黄色的烟,准确的说是很细很细细成末的黄色颗粒。“烟”飘出去之后,再剥开里面是一些白色絮状物,一吹,就跟蒲公英一样飞走了。
于是,蓝久和她的小伙伴踩地上的果子玩踩了好久,吹絮也吹了好久。
对于被抓的虾养不活变死虾,或者孩子们边抓边烧烤的杀生问题,寺庙的和尚和寺旁的人家从来不管。
不是说众人不敬鬼神,而是说众人各司其职,各有各的活法。
自然万物,不管是生杀掠夺,还是和平共处,都是该有这一遭的,一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命自我作,福自我求,既是自己的因果,自己来承担,要改也该由自己来改。顺应自然规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吃肉的就吃素,但不能强迫别人吃素。
若按佛门的因果,那被抓的虾还有可能是前世欠了抓虾人的,今生来还呢,又有谁修为如此高知道这前因后果呢?
小孩子既天真,又残忍。
这是自然赋予他们的药与毒,简单而又复杂。
大人们不会泯灭孩子的天性,他们自己也在寺旁洗菜剖鱼杀鸡遛狗。
而来这的和尚修自己的佛,就像某公那样的心态,但还是诵经打坐,并不会酒肉穿肠过。也像某僧一样,想救鱼就用自己的柴换,不断捕鱼人的谋生之路。虽然平时根本看不到他们。他们看到小孩子抓也只是合掌笑一笑,说在抓虾啊,笑着和孩子们聊聊闲话,并不存在用柴换虾的事。
蓝久和她的小伙伴们也不是没有对此事感到奇怪过,她们看到和尚的第一时间是想:他会不会不让我们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