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九九式新军服(2/5)
面对这个难题,梁荆宜连自己探家选择的时机不对,也单独拎出来大作了一番文章。
不然你写的字数不达标,明摆着思想上不重视教育嘛!
他写自己之所以挑选四月份探家,那是因为担心在预备党员转正时,在连队支部党员大会上,所有党员同志会当面给自己提出一大堆的批评意见。
这么写的目的,属于是主动给自己找问题,而且各级领导在大会小会上都一再强调:有问题不怕,党员同志要敢于剖析自己,要敢于在其他同志面前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党员队伍才能永葆先进性。
梁荆宜写的对照检查,差点引用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的那段文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可他一想啊,这么三句话写上去,会不会显得不太合适,思考了一阵后,便又放弃了。
他觉得“s个代表教育”,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无非就是带领全班刻苦训练,熟练掌握手中各种武器和技术装备;带领全班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团里给每名党员都发了一本《党员读物》,书中主要刊登的是关于党建方面的文章,以及领导在各个重要时期所发表的讲话摘录。
教员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也毫无悬念地被光荣收入其中。
文中有两句古诗,让梁荆宜很有感触: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