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各组都有风彩(2/5)
两个违规的人,除去刘强富外,另外一个被查到是炊事班长陆银龙,一个是第三年的班副,一个是第四年的士官班长,都是连队的骨干啊!
真要是想处罚,哪怕是仅仅局限于连队,就凭这个破事,警告之类的是板上钉钉子。
如果是警告处分,那么,这俩货今年的工作,可以提前宣布是白干了,年底他们什么奖励也都不用想了。
而现在只是给出个写千把字的检查,那就说明连队领导“宽宏大量”,还是给了他俩补救的机会。
部队领导对犯错的行为人,经常会给出两句“勉励”的忠告:惩前毙后,治病救人。
像这次对刘强富和陆银龙的处理,就格外偏向于“治病救人”。
虽然处理这种情况,与前期在党员内部大书特书的“对照检查”有些相驳,但犯错的俩人又并非是党员,所以,对群众的要求嘛,还是可以略微低一点点的。
再说了,既然要营造“外紧内松”的连队氛围,除了需要连队领导在危机面前,有胆量承担风险之外,还得具备一定的包容之心。
刘强富的千字检查是起床后就交到了连长手里,他下午四点半之前,要赶到团教导队报到,这是大事中的大事,万万怠慢不得。
连长吕祥云没有为难他不说,还安排炊事班的给养员梁西骑着三轮车送了他一程。
至于陆银龙的千字检查,有没有准时交到连长那里,旁人无从知晓。
总之,这个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翻篇了。
前段时间,梁荆宜打电话回家,父亲问了他与余舒雅的事。
显然是母亲嘴巴“漏风”,将情报泄露给了父亲。
父亲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旁敲侧击地暗示:如果你不继续留队,不继续穿上这身绿军装,你大概率地会重蹈我的复辙,也就是“被甩”的可能性极大。
过了几天,余舒雅也打了电话过来,说自己要被学校安排到某某地方实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