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张春柳被反击(2/5)
在十七日上午,营长沈响把参加集训的四个人召集到营部开了个短会,主要是对集训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这次集团军组织“五长集训”,主训的内容就是“快反”,也就是炮兵部队常说的“营连子系统”。
关于“营连子系统”,炮兵部队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
它所依赖的就是一台营指挥车,只要各炮班长将本炮的基础数据,如坐标、间隔、纵深、表尺、瞄准点分划、风向、温度等输入到火炮终端机,并成功上传到营指挥车。在极短的时间内,营指挥车便可将各炮的表尺、方向、引信种类、几号装药等全部显示到各炮班长所执有的火炮终端机界面上。
等于说,省去了炮班长们计算单独修正量和接受记录口令的时间。
不过,像火炮终端机这种“高科技玩意”,梁荆宜只是在过车炮场日的时候,掂在手里扳过几个来回的开关。
据说,这比板砖还大了一圈的玩意,虽然拿在手里沉得一笔,却身子骨娇贵得很,而且一不小心给弄坏了,也不容易维修。
坊间还有传言说,这个大板砖造价相当不菲,一个要好几万呢!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它都是安逸地躺在器材室里睡大觉。
沈响在会上介绍说:“营连子系统”和某国的“c3i系统”运行的原理差不多,只是少了一个“i”,这个“i”是“tellince”的缩写,意思是情报。“c3”指的是指挥、控制和通信,而我们现在拥有的“营连子系统”,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兼容了“c3”。像平时参加实弹射击,从接受上级的第一组口令开始,到第一发炮弹打出去,少说也得花上五到八分钟时间。但是如果用上了“营连子系统”,最多不超过三分钟,第一发炮弹就可以顺利出膛了。两者一比较,等于是缩短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