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重镇登州(2/5)
海防已经成为关系大明之初政权稳固的大问题,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此建立十一卫、六所。
但山东都司要管的地方很多(还管着辽东,整个东北地区),都指挥使司工作繁多,己造成无暇顾及海防之态,于是成祖于永乐六年在登州水城增设了备倭都司,以统领山东沿海卫所诸军,抗击倭寇,山东海防也因此逐步完善,最高指挥官为登州总兵。
成祖朱棣先后在即墨、登州、文登三地组建了海防守备三大营:即墨营、登州营和文登营。
海防三大营各有具体的防务范围,即墨营协防大嵩、鳌山、灵山、安东 4卫,登州营协防辖登、莱 2卫和青州左卫,文登营协防宁海、威海、成山、靖海 4卫,三大营的建立有效的增强了山东海防力量,三营之间相互支援,形成区域战斗力量,不再是单打独斗。
名人周如砥所说:“永乐间,又立即墨等三营,以分控二十四卫所,故其建营之地与所控制之卫所远近相均。(大约二百里)
山东备倭都司全称为“总督登莱沿海兵马备倭都指挥使司”,设府衙于登州水城。
登州水城是天然的防护港且地势高,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且有内陆卫所防护,可以称为抵御海上敌人的山海关,山东备倭都司是山东都指挥使司的下属军事机构,是行都司,下辖三营二十四卫所,一开始归山东都司管,后没登莱巡抚后,改归登莱巡抚管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