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动作不断(4/5)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刘远桥也是大明的官员,大明的臣子,大明朝廷有难,他自然应该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银子,帮朝廷渡过难关,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朝廷和内阁都有了一致的意见,马上就拟下圣旨,把圣旨传至登州,让刘远桥按圣旨执行。
如果他不执行,就以他违抗圣旨为由,就地免职,这么好的一个理由,就算是衍圣公为他求情,朝廷也都可以断然拒绝,毕竟理由这么好,借口这么好,凭啥要给他面子?
如果刘远桥同意了,朝廷就可以得到100万两银子,就可以暂时解决他们的困难,他们都知道现在的刘家,在东三府执行的是收买人心的政策,所谓的收买人心,其实就是不收税,他承诺百姓不收税,所以赢得了民心,现在朝廷以大义命令他向百姓多收税,他如果不收,就是违抗命令,难逃朝廷的制裁,如果他照做了,他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民心和士气,也将会迅速的消散了。
朝廷的诸位官员,想到了这么好的主意,他们纷纷的为之高兴,就应该是趁着刘家军出事的时候,趁机收拾刘家,如果不趁他病取他命,等他缓过劲来,再次强大起来,又是朝廷头痛的对象了。
甚至内阁还下达了命令,让张凤翼拟定一份作战计划,那就是一旦刘远桥他拒不执行这一条命令,朝廷就派出大军,直接进入东三府,把这一片地方拿下来,把刘家的势力连根地拔起,他既然不愿主动的交钱,就有朝廷的大军出动,去收他的钱去。
对于内阁的这一条命令,张凤翼连称英明,毫不犹豫,马上就安排执行,他甚至已经私下的命令济南的刘泽清,让他准备军队,等朝廷一声令下,马上把他的大军开进东三府去,一举擒获刘家军。
以前的山东总兵刘泽清跟兵部尚书张凤翼是相互不对盘的,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甚至还相互的拆台,相互的斗争,刘泽清身为总兵,凭什么与张凤翼斗?毕竟张丰毅就是兵部尚书,掌管天下的兵马,要收拾他一个总兵,一拿就是一个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