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2/5)
小营销公司步履维艰,头部营销公司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除了押错项目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他们早早就意识到,单纯依靠服务费获得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但尝试的种种新可能也令他们更加焦虑。
即打破固定的收入分配模式,制定阶梯式的发行分成比例和服务费金额。这种方式最普遍的时候,《西游伏妖篇》《封神传奇》《我不是潘金莲》《盗墓笔记》扎堆保底,最终这批项目接连扑街,营销公司意识到,这种方式或许风险更大,对收入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为了继续扩大收入,一批营销公司开始探索参投+营销的模式,意在绑定电影项目,寻求获得票房分账的可能。成为出品方,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有利于更早了解影片、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也有利于增加他们在制定营销方案上的话语权。
不同于其他出品方于项目早期、中期投资,营销公司投资的阶段往往在项目后期。这时他们要面临的不仅是后期的高溢价,更是在合作模式上的更大风险。
营销公司要用服务费垫资参投的方式计入出品,而一旦投错了的片子,很可能会变成赔钱吆喝的亏本生意。
况且电影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投资,特别是在近年来市场大环境波动、观众口味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押什么片子、能否押对了都充满变数。
能够让投资方赚钱的电影只有10”的定律之下,如何保证每次都投到爆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