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2/5)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电影市场化完善、观众喜好快速变化的当下,电影营销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不过这个看似光鲜的的行业,真的是门好生意吗?
《小猪佩奇》短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吻跨年,前者一晚刷屏后新增224万的预售票房,后者预售破亿,上日首日带来高达2.63亿的中国影史最高的文艺片票房记录。
《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场金融思维营销的降维打,一年前《前任3》逆袭背后,有抖音营销带动的舆论现象;而《战狼2》的票房神话背后,也有点燃全民爱国情怀的营销打法助力……
然而成功案例只是少数,他们为票房带来多大增量也很难计算。很多情况下电影营销也很难真正有效地服务到项目,也难以为片方带来预期的收益。
去年《爱情公寓》让一批带着情怀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却发现影片挂着公寓ip卖盗墓?
于是上映第二日便出现票房的断崖式下滑,而《捉妖记2》在解锁央视春晚、下乡刷墙占领农村等著名营销案件后,为电影带来高达5.47亿的首日票房,但仅在上映第3日就被超越,甚至带来无法补救的口碑崩盘……
这些案例背后,尽管有着不错的预售和首日成绩,但抛开影片质量的因素,营销打法也带来了后期口碑管理的危机。对此许多从业者将原因总结为没有将核心卖点精准传递给目标用户,而这一点实则是当下电影营销业务的痛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