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6章:商鞅变法(4/5)
嬴政对嫪毐之战,展现出其压制一切的能力。
嫪毐赵姬集团,是可以与吕不韦集团抗衡的。包括卫尉竭、内史肆、中大夫令齐等重要军事官员也参与了该集团。
可是,嬴政平嫪毐,整个过程,只有数百人被斩,嫪毐集团就崩溃了!
平嫪毐时,嬴政正在举行冠礼,还没有正式亲政。
嫪毐既平,嬴政亲政,吕不韦,还有什么反抗之力呢?
嬴政当时就想干掉吕不韦,不过,觉得吕不韦对他一家有功,接受说情,只是夺了吕相邦之位,让他回河南封地。
“劝杀”吕不韦到封地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六国使者络绎不绝。
显然,嬴政是睡不好的。他写信给吕不韦。
嬴政的信,杀气腾腾,可以看成“劝杀信”。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意思很简单:吕不韦,你凭什么得到名望地位?现在全部收回,你们全家到蜀去!
杀机已经无以复加。
嬴政最大的心病,就是他的血缘问题。
吕不韦,被说成是嬴政的亲爹,而吕不韦又得到了超格的赏赐!
嬴政的意思是:我要告诉天下,我和你划清界限!
当君王和你要划清界限时,就是政治清算的开始!
政治清算的对象,是吕不韦本人,但受迫害的对象,则是吕家全族!
吕不韦既无力反抗,又无力辩驳。了断自己,以保全全家,是他最后的选择。
嬴政以雷霆手段、微小代价平定嫪毐集团,一封短信解决吕不韦集团,完成集权,帝王风范已彰显无遗!
接下来,天下一统,不可逆转了!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胡亥、李斯密谋,一纸伪诏便杀死了长子扶苏。胡亥被立为秦二世之后,大肆诛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宗室几乎被杀光。为何秦朝宗室如此软弱,没有一个人起来反抗呢?
这要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说起。秦孝公继位之时,秦国还是一个地处西陲偏僻之地的小国,极贫极弱,文化落后,根本没法与东方诸国相提并论,魏赵齐楚根本不把秦放在眼里。秦孝公深以为耻,继位之初便下令求贤,于是携带着《法经》西来游说的商鞅走进了他的视眼。
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削弱公族的权力。“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从此“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其实各诸侯国从战国初期开始就感到公室贵族的威胁。特别是在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根基雄厚的卿大夫,在世卿世禄制的庇护下,对国君的权力构成了挑战。
国君再也不放心把治国理政的权力交由这些贵族公卿来治理。他们开始起用一些底层出身,没有家族根基却又才华横溢的士人来参与朝政。战国时代养士之风由此兴起。
最先起用外来的士人进行变法改革的是魏国和楚国。魏国魏文侯当政时期任用李悝变法,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因此魏国是第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
魏文侯去世之后,吴起得不到魏武侯的信任,被排挤出魏国。吴起逃到楚国后,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楚国实力也迅速增强。
事实证明,魏楚两国任用外来士人进行变法,削弱本国公卿贵族的势力,从而奖励耕战,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国力迅速增强。可惜的是,这两国都没有把变法进行到底,随着支持改革的君主逝去,后继者破坏了变法成果。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在李悝变法、吴起变法之后,也正因为如此,秦国才吸取了魏楚两国的经验教训,不但秦孝公坚决支持变法,而且继任的惠文王,虽然处置了商鞅本人,却并没有废除商鞅的变法成果。
而法家变法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以君主任命官员权力为核心,建设起一套分层级的官僚行政体制,这样才能够削弱公室贵族的权利,才能有效调动起普通士人的积极性,才能做到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