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1章:一饮一啄,自有天定(1/5)
兴平二年(195年),长安,一场私密的“小型朝会”正在进行。天子汉献帝坐在高位,下方的文武公卿,正有气无力地向他汇报工作。
“陛下,关中大旱,百姓已断粮多日!”有臣子悲呼出声,打破了原本死气沉沉的环境。
听了这话,有臣子站出来为天子解释:“陛下何尝不知百姓断粮?只是,这关中钱粮,尽在‘李贼’手中,就连陛下的私库,也被此獠给强行掠夺去了。”(注:獠,古时对西南蛮夷的蔑称。)
“唉~此事我略所耳闻,贾诩贾大人曾力劝‘李贼’,也未能阻止!”
话音未落,又有一位臣子幽幽道:“别说百姓吃不上饭了,就连吾等公卿之家,也无多少余粮了……”
一时间,天子公卿,皆沉默不语。
汉献帝这两年的日子,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先是被董卓当了“傀儡”天子,后来又遇到了更为粗猛、无礼的李傕、郭汜。
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李傕、郭汜二将不知经营,每次遇到“财政危机”时,便总想着盘剥百姓。短短一两年时间里,长安城内便物价飞涨,“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
再加上旱灾、瘟疫的可怕破坏力,关中地区的人口总数锐减,甚至出现了“人相食啖,白骨委积”的场景。
在这种条件下,别说百姓,就连天子和百官公卿,都是勉强度日,很难吃上一顿好的。眼见朝臣“日渐消瘦”,汉献帝终于放下脸面,向李傕求取食物。
汉献帝所求不多,唯“米五斛、牛骨五具”而已。然而,李傕却回道:“你们早晚都能吃上饭,还要什么米呢?”言罢,他只令人给天子送去了几具早已腐烂发臭的牛骨。
见此情景,天子大怒,欲责问李傕。侍中杨琦(杨震之后)好说歹说,才打消了天子和李傕“翻脸”的念头。理由很现实,汉献帝没有“资本”与李傕叫板。
看着面带饥色的百官公卿,汉献帝不由苦笑一声:明明在两年多以前,关中地区还不缺粮食的啊……
那个时候,执掌朝政大权的还是董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