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4章:五胡乱华(4/5)
第三,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坐镇益州。
这帮人可都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也全都是梁武帝的直系后裔,完全有资格称帝。为此,要想称帝,就必须要先把这帮人给摆平了。
大家都是梁武帝的后代,而且全都手握兵权,凭什么就你萧绎能称帝,我们其他人只能干瞪眼呢?就因为你假黄钺,我们就要都听你的吗?于是大家纷纷起兵,打算灭了萧绎,自己出来单干。
首先,灭了河东王萧誉。
萧誉觉得,他虽然是萧绎的侄儿,可大家都是王爷,凭什么萧绎可以指挥自己呢?因此萧绎派来了三拨人,都被萧誉给打发走了。
这下萧绎可怒了,索性派遣自己的世子萧方等讨伐萧誉。结果萧方等还被萧誉给灭了,你说气人不?
萧绎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一边安抚萧誉,打算和谈,一边则派遣信州刺史、镇兵将军鲍泉收拾萧誉。和谈是没希望的,毕竟人家萧誉刚打了胜仗。不过在鲍泉的打压下,萧誉立马就怂了,因为压根就打不过啊。
萧誉的人马被鲍泉灭了1万多人,只好仓皇逃入长沙城中。这个时候萧绎又派来了王僧辩,这家伙可是南北朝著名的猛男,一眨眼功夫就将萧誉给灭了。萧誉兵败被杀后,他的弟弟萧詧只好仓皇撤军,投靠了西魏宇文泰。
其次,击溃邵陵王萧纶。
萧纶倒是比萧绎孝顺得多,没办法,他坐镇扬州,距离建康太近了。这要是不来,有点儿说不过去。
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纶也是立下不少战功的。正因为如此,当萧纶勤王失败,逃亡到郢州时,南平王萧恪果断将郢州让给了他,自此萧纶便在郢州形成了割据势力。
等到萧绎攻打萧誉的时候,萧纶便打算支援侄子萧誉,结果被王僧辩派遣的1万多水军击败。萧纶只好匆忙逃亡到了武昌。此后部下们反水,萧纶无奈之下只好投靠了北齐。
萧纶、萧詧这叔侄俩可真有意思,一个投降了北齐,一个投降了西魏。搞得好像分两头下注一样。
再者,消灭武陵王萧纪。
梁武帝的第八子萧纪是个人才,从小就很有文采,而且勤奋努力,十分有主见,深得梁武帝的喜爱。因此他早早就被梁武帝封为武陵郡王、益州刺史,负责镇守成都,手握益州、梁州等十三个州的兵权。
关键是,萧纪还是个很懂得治理的人,他在任期间,益州地区的百姓生产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老百姓过着幸福的日子。因此萧纪手里的资源相当丰富,可谓是兵精粮足,要想称帝太容易了。
可萧绎称帝之前,就向萧纪发来了诏书,你说萧纪看了气不气?因此萧纪索性也就摊牌了,直接在成都称帝,并且打算进军江陵,灭了自己的哥哥萧绎。
对此,萧绎做出了两手准备,首先封锁瞿塘峡口,让益州的水军无法进入江陵境内。其次则向西魏发出求援,希望他们进军成都。
而萧纪很有意思,每次作战前,都拿出大量金银财宝激励士气,结果士兵们士气大振,打了不少胜仗。
可打完胜仗以后,大家前来领赏的时候,萧纪却把宝贝都给藏起来了。这还了得?原来如此有才的萧纪是个吝啬鬼,大家都觉得自己上当了,二话不说就背弃了萧纪。
军队士气低落,又加上萧绎拒绝和谈,选择猛攻,最终萧纪兵败被杀。关键时刻成了吝啬鬼,这是萧纪战败的重要原因。
臭棋频出,使得萧绎步步走向灭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