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赶路(3/5)
旁边的看客一头雾水地看着一亭,奇道:“你不是江北人?”
一亭涩涩一笑:“我是跟着商船跑腿的,头一次到江北,人生地不熟的。”
看客报以一个热情的笑容:“难怪不知道。他说的就是我们顶头的哪位,江北当家做主的,六代家传,书香文明,武学文明,双重桂冠的韩家。如今是韩老家主,即将接任的是二房的儿子,也是一位将军,不过没打过什么胜仗。而大房下面的韩小将军却是锋芒毕露。本是一位人杰,没想到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前面挡着的可是他的叔父,你说说这算什么事。江北何时都是能者当之,如今却听了另一位的。人人听着都忍着一口气。”
一亭问:“他说这个,还没有人来管。”
看客笑得更加灿烂了:“这你就不知道了,在江北是文人最大,若是有看不惯的,不管对方是多大的官,都能拿到文馆去说,大批特批,还不能杀了他们。能怎么办?这可是江北长久以来的规矩,正是因为如此,江北才能人才辈出。如今当政的那几位,谁不是因此被捧上去的。别看这儿地方小,这位先生也曾是名士,只不过不受待见罢了。”
一亭点点头,心中叹息,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好处自然是为君者能够听到才子们的真知灼见,能从其中选择治国之才,不必受到门户的限制。然而如此有一点不好,政见会被才子们讨论,无法达到效果,但是江北的人才是从来不缺的,这也是江北能够直起腰杆的胆气。
听那书生有说了一段,一亭的兴致便不高了,转而回到了船上。
接下来还有两日的行程才能到距离江北首城炎武城最近的一个码头城市商州。从商州道炎武城只要从官道骑马,不过两日的距离,日夜兼程便可以早日到达。
刚到了商州,船老大就通知所有人下船了。一亭是最后一位下船的人,刚到了码头,就见到一个熟人在前面等着她。一亭稍感诧异,不过立即换上了一副表情,走上前抱拳道:“久违了,大师。”
大师见到了一亭,眼神中藏着一丝惊讶,道:“你精进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