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渔阳城(3/5)
这天,一群人去了榨油作坊,水磨坊,铁器作坊,肥皂作坊,玻璃作坊,水泥作坊,笔墨作坊,造纸作坊,印刷作坊,以及还在建的纺织作坊等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参观了几个商会以及渔阳城外中的商品集散中心,大菜市场等地方。
因为有这些作坊以及商会和集散中心,所以渔阳城的经济十分发达,这里的百姓相比起其他地方来也比较富裕。
最重要的是,渔阳城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常好,新城区是清一色的水泥马路和水泥房屋,与旧城区的木房子看起来就像是两个世界一样。
“渔阳城建成这样,没少花钱吧?”张青峰颇为感慨的朝李白问。
“花钱入流水。”李白用五个字形容说道。
随后他才详细解释:“这两年,为了建设基础设施,一年比一年花的多,为了把渔阳城建成这样,就花了差不多价值十亿钱财的粮食物资,动用了数万劳力。”
(汉朝一缗钱等于一贯钱等于一千钱,十亿钱就是百万贯,但是为了方便大家认知,咱们以后就直接用多少钱来计算,这样看着数字大一些不是,嘿嘿。)
只听李白继续说道:“不过还好,渔阳发展起来后,咱们的商品辐射到了整个北方,就连南方的很多商人也不远千里从海路来渔阳做买卖,现在光是每年的商税就有两亿左右,加上农税的粮食布匹,差不多价值五亿,也勉强够用。”
最后李白说道:“不过我还是准备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老师你曾经说过,一个地方的基础设施越先进,经济就会越发达,从而税收就会越多,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你很不错,如果你能坚持发展工农商业,我觉得要不了十年,渔阳就会成为整个北方的经济中心。”张青峰夸赞说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