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纺织业(3/5)
征税,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现代社会都没有不要交税的?
坏就坏在,各地的矿场以及商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人保护着的,属于官商勾结的那种,皇帝要收税,就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而且,万历皇帝派出去的税监也并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到了地方以后,他们也会横征暴敛,激起百姓的反抗。
结果就是,那么多宦官征收了那么多年的税,就只给万历皇帝交了三百万两的银子,天知道他们自己贪了多少。
后来,有些人为了出宫捞钱,只要上奏说哪里哪里有矿,万历皇帝都不带派人去查的,直接就派宦官去开矿征税。
期间,不管是朝廷大臣还是宫里的一些大太监,都反对派税监收税,似乎达成了一致。
面对这样的反对声浪,万历皇帝一直都在坚持收矿税,他不仅仅想要钱,还想把矿税形成长期的税种。
其实,任何行业,只要能够给万历皇帝带来钱财的话,啥都可以商量,如果不能赚钱,那啥也别说。
张青峰上奏,只要朝廷准许机器制造局参与民间贸易,承诺一年内保证能够给内府赚一万两银子,看到这样的情况,万历皇帝不准奏才怪。
一万两银子,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比如山东临清,坐拥大运河关口,是大明漕运咽喉,钞关之肥天下第一。
就是这样,万历二十五年每年也只能收十一万两税银,就这样还相当于第二的顺天府,和第三的苏州府税收之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