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因祸得福(1/5)
在这段时间,张青峰把纺织厂里面的纺纱机器全都卖给了其他商人。
同时,他又把纺织厂改成了织布厂,增添了上千台飞梭织布机。
此时的织布厂,里面有一千五百多台飞梭织布机,这些机器,一天就能织布超过五千匹,也就是说一个月就能达到十五万匹的数量,是以前纺织厂的三倍。
一台蒸汽机的动力,可以推动十几台飞梭织布机运转,所以并不需要给每一台织布机都配一台蒸汽机。
除此之外,此时的机器制造局,已经成为了一个比兵仗局还要庞大的衙门。
为了满足机器订单,张青峰陆陆续续招收了五千多个民间工匠以及年轻的学徒。
这么多工匠,除了一部分人负责制造纺织机器之外,大部分都是要制造机床和蒸汽机。
时间流逝,转眼便是几月过去了。
在张青峰把整个纺织工业区带动起来后,张青峰发现,随着纺纱厂越来越多,一千五百台织布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之后的几个月,张青峰向万历请示后,又开了两家大型织布厂,并招收了五千多工人。
三家织布厂,几乎达到了每天织布一万五千匹的速度,相当于月产四十五万匹布。
随着规模的扩大,织布厂的利润也是越来越大,织布厂每织出一匹布,就能获得三钱银子的纯利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