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防排水(4/5)
我走在后面,心里明白,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十分肯定我的结论,说不定里面就是一个走低的地缝竖井也说不定,不过要漫无目的的走下去,还不如赌一把。
走着走着,裂缝开始宽阔起来,并且让我们发现了一处巨大的断层,手电照过去,两侧呈现一种白灰色。
我激动的走过去,用泥刀刮下一点放在手里看了看,哈哈笑道:“果然没错,你们看。”
大头凑过来捏了捏,惊讶道:“膏泥?”
“对头”,我说:“青,白膏泥于春秋战国起就是贵族墓中的稀罕东西,因为它质地细腻,粘性大,不透水,不透气,是用来做防水防腐的极好材料,所以一直沿用到秦汉,特别是白膏泥,楚墓最多。”
“那就是说我们已经在墓里了?”大头兴奋起来。
我左右看了看说:“可能还没有。你看这两边都是白膏泥,我想这里是由地质张性裂隙形成的,又经过千百年的地壳运动,所以才有这样的景象,原本这里应该没有路,会是整体的一块。”
大头道:“说点九年义务教育能听懂的。”
我看小何也一脸疑惑,就在地上画个正方形,说:“假设这是地宫,那么为了保证地宫顺利修建,肯定要有排水设施,一般这种排水设施都会先于陵墓动工,顺地势而建,咱们假设地势南高北低。”
说着我从地宫西边经过南边最后到东边画了一个马蹄形将地宫半包围起来,说道:“这是人工沟渠。要修大墓,特别是这种水系丰富的山底大墓,以那时的技艺来说基本上都是这种技术选型。目的就是让各阶层的潜水汇聚于此,以达到阻水的效果。而一段陵墓修建完毕,不再需要排水渠道而是阻水设置,工匠们便会利用少雨季节,将大量的白膏泥填充进沟渠中,并且逐层夯实,并且其上可能还会填埋含沙黄土,这样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拦水大坝。”
我在马蹄形上画了一道口子,说:“我们现在可能就在这样的断层处,这种东西是为了防止潜水对地宫渗透用的,所以这道大坝和地宫之间,应该也会被填实,不过既然这里有断层,我想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大头指着水渠和地宫之间的缝隙问:“这里会有多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